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觀點分享

數位幣點火…人民幣挑戰美元霸權

隨著科技進步,貨幣之爭另闢戰場「數位貨幣」。談起數位貨幣,一般人會想到比特幣,但它不具備貨幣功能,而是一種投資炒作商品,因浮動率高、不穩定,目前國際清算使用比特幣占不到0.2%。

 

今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率先試點發行數位人民幣,搶在全球央行前,應也是推動及強化人民幣國際化的一環,這也迫使美國聯準會從原本不熱衷發行數位貨幣的態度轉變為積極面對,研究數位貨幣發行(CBDC)的可行性。

 

美元霸權地位多年,各國都看在眼裡,而在2009年3月,時任人行行長的周小川按耐不住,在人行官網刊登一篇「關於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約兩頁內容,該文一個字沒提人民幣,但人人皆知人民幣有意在國際貨幣體系扮演角色;該文也一個字都沒提美元,但暗示美元占人家便宜,也可看出中國大陸的企圖心。隨即引起美國財政部反彈,甚至連總統歐巴馬都強烈反應,這代表著文章戳到美國痛處。

 

美元霸權起源在1944年的布列登森林協議(Bretton Woods Agreements),當年凱因斯是英國代表與美國財政部次長懷特爭辯,但凱因斯當時的超主權新國際貨幣的Bancor計畫敗陣下來,採用了美國的懷特方案。美國自布列登森林協議後,將美元與黃金連結,隨時得以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變成國際貿易中主要的交換媒介及儲備貨幣,美元逐漸取代英鎊成為貨幣霸主。

 

1973年,美國總統尼克森翻臉不認帳,停止美元兌黃金,但時至今日,「美元特權」優勢仍在。目前國際上貨幣清算以美元主導的SWIFT系統為主,美國要制裁其他國家就用此清算制度,如之前制裁北韓、伊朗,若任何國家銀行與北韓往來,美國就不讓對方清算,導致對方交易後,沒辦法拿回錢。可見清算制度在國際貨幣間的重要性。

 

很多國家想擺脫美元的影響力,尤其是中國大陸,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大戰略,可以從2013年起9月先訪哈薩克等中亞各國提出一帶,繼又到訪印尼東南亞提出一路,遂於同年底正式提出一帶一路,2015年10月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第一期上線運行,2016年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SDR(特別提款權),並成立亞投行等大戰略架構,如同拼圖般,一塊一塊拼湊出人民幣國際化藍圖。

 

雖然人民幣開始挑戰美元霸權,但預測未來十年無法動搖美元地位,美中貿易戰也由關稅戰打到貨幣戰,在2019年8月6日,美國財政部突然宣布將大陸列為正式匯率操縱國。國際貨幣基金報告則指出,「人民銀行幾乎沒有進行外匯干預」,代表美國不按標準在做,背後的戰略原因呼之欲出。今年美國依法應在每年4月發布匯率報告,至5月都未發布,可能有另一個謀略-當作「武器」。

 

數位人民幣(DECP)已開始在大陸四地試點,分別就交通補貼、稅費繳交、清算及消費支付等項目作測試。使用貨幣有三個層面,最上層是銀行與銀行之間交易、最底層小額交易、中間層的交易占比及影響層面最大,本人曾建議先從最上層、跟最底層的小額交易(如3萬元以內)來試用,中間層可緩一緩,大陸的試點項目,大致上跟我的想法一樣。

 

早在2006年,我在經濟日報專欄「如果葛林斯班的接班人是Blinder」中指出,貨幣由metal based到paper based,將來自然可能轉為software based。當年智慧手機還未問世,也沒有App,更沒有區塊鏈,純粹只是狂想,現在卻已有可能成真。

 

(本文由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口述,記者蔡敏姿採訪整理)

 

#數位貨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