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觀點分享

歐盟數位身分皮夾的羅盤功能

蔡總統元旦文告,報載柯市長回應「這不是廢話?」然而其中拋出鏈結歐洲的構想,雖只是口號,但如詳予規畫,說不定還有點機會。

 

人多自然嘴雜,照理說歐盟二十七個會員國,不應該是個有效率的組織,但是這兩年由於英國脫歐促成內聚力提升,加上新冠疫情及供應鏈重組的影響,數位歐盟的迅速應變確實令人刮目相看。

 

耶誕前夕,在志趣相同的夥伴支持下,我們一場「歐盟數位身分皮夾的啟示」論壇,順利舉辦。由於邀請到國內一時之選與談,以及歐盟主管官員錄影提供第一手的說明,國內觀眾可以感覺到歐盟兩年來,在數位社會方面,有策略性、步驟性的進展。

 

當然,EU digital ID wallet是論壇的主要話題。歐盟官員指出,二○一四年起歐盟各國即有數位身分的規範,但是建立於成員國各自不同的數位系統上,如要跨國境、跨部門、跨產業(cross border,cross sector,cross industry)使用,就有其限制,而且功能陽春,面對國際上大型平台業者壓境,窮於應付,因此歐盟的危機意識油然而生。

 

二○二○年十月歐盟執委會在理事會主席年度諮文表達對e-identity的關切後,也表示現行制度不符歐洲長期發展需要。而且二○一六年歐盟早已通過領先全球的GDPR(個資保護規範),不僅取得數位經濟的話語權,而且在個資保護、資料運用、數位監管方面,已建立良好法律環境,最重要的是取得歐洲民眾的信賴。二○二一年六月三日,歐盟執委會宣布數位身分皮夾的架構,不僅提供歐洲企業及居民安全、可靠的身分認證,而且皮夾內容豐富,人民可檢索、取得、儲存、分享有關資料(哈!包括學位證明),享受公私領域的服務,接受GDPR的保障。歐盟執委會並已通過未來的配套工具案,預計這個Toolbox包括技術規格、最佳實務、共同標準等,將在二○二二年九月公布。

 

在二十七個語言、文化、政府,尤其是發展程度不一的國家中,規畫數位社會,井井有條,並不容易。遠古時代,黃帝大戰蚩尤,「作大霧」,藉指南車(羅盤)而定方向。歐盟關於數位社會,除二○二○年喊出數位主權外,關鍵性的因素,應該是二○二一年三月九日歐盟執委會提出的二○三○Digital Compass(數位羅盤)的構想。規畫出二○三○年數位轉型的願景,就Skills、Infrastructure、Business、Government四大面向,分別訂出細項具體的量化目標。數位人才、電子病歷、數位身分、量子電腦等都相當驚豔,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二○三○半導體產量double,而達全球產量百分之二十,在在顯示強大的企圖心,有了羅盤,細部各項規畫,包括數位身分皮夾等,當然能有條不紊,次第推出。

 

目前台灣,政府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如臂使指,形同一體,如要貫徹想法,何難之有,怕的是沒有羅盤,沒有方向,如墮五里霧中。新年新希望,想鏈結歐洲,不妨自數位身分皮夾著手,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個Taiwan Compass。

 (本文刊載於2022-01-04 聯合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