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台灣金融發展創新金融服務
  • 第八屆新世代金融傳播獎
  • 活動訊息
  • Appacus之友
  • news to know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業務發展方向

舉辦及參與金融與金融相關之演講及研討座談會等活動
推動金融財經相關之學術與實務研究,並開放各界參考
協助並獎勵國內外專家學者進行金融科技相關專題研究
推廣金融及金融科技相關知識,培訓金融優秀青年人才

觀點分享

2025-10-21
穩定幣是近來熱門的話題,不少單位,也許有不同的目的,紛紛表態有意舉辦研討會。本基金會雖倡議已久,但決定讓子彈先飛一陣,不過內部的討論並未中斷,我甚至揣測IMF(國際貨幣基金)是否考慮容許會員國將持有的SDR(特別提款權)轉為超主權貨幣的穩定幣,讓凱恩斯1944年功敗垂成的構想,有後續精彩的發展,也未可知。
2025-10-09
九月聆聽甫卸任數位發展部黃部長一場有關AI的演講,提到白宮新任科技顧問Michael Kratsios在AI Action Plan中,不滿智慧財產權阻礙大型語言模型的運作,必須要有所改革,不禁想起一些往事。 戰後嬰兒潮成長的世代,常將智財權視為理所當然,當生成式AI進入人類生活,開始發現純由機器產生的AI作品,似不能享有「人」才能擁有的智財權,也才開始反思智財權本質是在保護創新?還是妨礙創新?2007年我在一場研討會中,政治不正確地提到2005年Joseph Stiglitz的一篇文章: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Wrongs,當時很多人也許不喜歡JS的論點,但都被文章題目所吸引。
2025-10-01
正值溽暑,友人自大陸旅遊回來,對當地防曬的各種招式,印象深刻,尤其是國外媒體一向討論熱烈的臉基尼(Facekini),更為驚艷。其實臉基尼不是新玩意,早在二○一二年,紐約時報就有一篇Dan Levin的報導,談到青島市海邊的防曬面罩,游泳時頭部只露出眼睛、鼻尖及嘴唇,對日曬防護周全,正巧當時法國發生布基尼事件及一堆訴訟,東西輝映,引起各界注意。
2025-09-26
算盤是早期的計數工具,代表一種機制;盤算是動詞,表示籌算企圖,俗話說:手中算盤,心中盤算,這就也是中文的妙用。 「港幣是種特別貨幣,簡單地說,就是非數位形式的穩定幣」,這是今年3月訪問香港前,我對同仁的講法,因為香港三家發鈔銀行(滙豐、渣打、中行)發行鈔券,背後都要有足額的美元為支撐,所以港幣其實就是一種穩定幣,只不過是以前沒有數位觀念而已。1935年以前港紙以白銀為準備,1935-1972年改用英鎊(1972-1983是浮動匯率),1983年起即採盯緊美元的聯繫匯率,不但匯率相對固定,而且有美元十足擔保,你說是不是很像穩定幣?
2025-09-24
中國人民銀行是中國大陸的中央銀行,行長就是央行的總裁,2009年時,行長周小川在自家網站發表一篇「關於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2025年輪到行長是潘功勝,在官媒寫了一篇「推進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無獨有偶,兩篇都是由國際金融的高度,析論全球金融市場的健全與穩定,相隔16年,中心思想頗為類似,也都吸引金融市場的高度關注。
2025-09-11
最近老同事聚餐,談到早期金融界欠缺變化,甚至學者Martin Mayer在其上世紀名著The Bankers中還有一段軼事,一位獻身金融五十年的老銀行家,在退休歡送會時被要求談談半世紀來銀行業最大的變化,於遲疑長考十餘秒後,老先生嘴中迸出 Air condition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