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金融時訊串流

從大數據到我數據論壇/陳冲:公共財隱私權 審慎拿捏

前行政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指出,在數位時代下,所有權概念已改變,手機下載各種App的同時,個人資料「我數據」成為大數據的公共財,與隱私權維護間該如何拿捏,他希望藉由「Made in Future─從大數據到我數據」論壇,拋出此一重要議題,促成各界關注探討。

由新世代金融基金會、群聯電子、實踐大學、異康公司主辦,經濟日報協辦的「Made in Future─從大數據到我數據論壇」,將於11月3日在實踐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行,邀請陳冲、異康公司董事長楊建綱、異康公司資深顧問楊應超、中國文化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助理教授駱武昌等產、學界重量級人士與談,探討數位時代在追求效率與便利之際,個人資料的數據化與所有權、隱私權概念的改變與妥協等問題,以及是否借重硬體憑證確保隱私資料安全性與追求效率之間的選擇。陳冲將發表專題演說。

陳冲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蘋果創辦人賈伯斯2007年發表了iPhone後,這十年來人們的生活全改變了,其中,「所有權」的變化,國際間開始重視與討論。舉例來說,個人病歷到底是誰的?很多人會不假思索認為「是我的」,但病歷的形成有醫院的作業在內,且病歷資料的蒐集有利於醫學研究,如此可能被視為公共財。

或者說你擁有一台電腦,理論是電腦是你的,可隨你使用,實務上卻可能碰到比方作業系統強制更新,導致無法操作電腦,如此則「所有權」並不完整。

他說,現代人手機隨身,下載某些手機App,啟用App會詢問是否可以存取相簿、電話簿等,這也構成個人資料外洩的管道,譬如只是下載一個聽音樂的App,卻要提供電話簿資料,很多人不知情下就點選「同意」,個人資料就被拿走了。

陳冲表示,如同論壇的主題「my data」、也就是「大數據到我數據」,這就涉及所有權的概念。許多個人的數據,如何既能當成公共財,比如同意病歷被分析以提升公衛體系,又能兼顧個人隱私,這是現代人必須思索的難題。

欲了解大數據時代裡,個人數位資料隱私的防護議題,可上「Made in Future─從大數據到我數據論壇」官網報名。

經濟日報 記者韓化宇、夏淑賢/台北報導 /2017.10.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