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活動訊息

2021/06/18陳冲董事長接受中廣論壇訪談「數位專利與憑證安全」

主題:數位專利與憑證安全

主持人:江岷欽

 

三原則:

1.不要只想疫情,疫後的問題才是重點

2.要有戰略思維,要看長遠,非見招拆招

3.思考構想具備之後,審視本身的基礎工程(Infrastructure)是否足夠

 

數位皮夾(European Digital Identity Wallet)由歐盟所發起,非一天兩天而有的構想,其完全符合前述三點。疫情中可看到有許多憑證,如:實聯制、台北通等都是憑證的概念,可證明一個人的identity,但我們會發現一個人有很多身分,需要各式各樣的憑證,但每一個憑證的功能其實都很簡單(單一),而事實上,憑證可以做很多事情,還有安全考量,這些問題我們目前沒有充分思考到,非常可惜。而像現今病例沒有隨著健保卡走,但病歷其實是每個人自身的財產,如今反而變成要拜託醫院把資訊將資料轉出?這個問題我們目前沒有思考到,非常可惜。

 

Q:院長在四年前Made in Future研討會,就 4個P (professional/ patent/ platform/ privacy)提出討論,如今全面數位化時代來臨,身分識別、KYC等大部分是由看不見的「對方」去確認,資訊安全似乎還沒步上軌道?對未來趨勢如何看?

A:歐盟近期做了很多布局,如6/2歐洲央行宣布要做數位歐元,這點(數位貨幣)台灣仍落後 ,全世界目前至少85%的國家已經在討論或著手研究。另外,6/3數位身分的wallet中可看到這個皮夾有許多功能,不只證明身分,而這當中有沒有隱私保護的問題,值得思考。若詢問台灣個資保護的主管機關是誰?答案是各部會,這形成邏輯上的問題,大家都管的時候,大家都可以不管。另外在數位化時代,必須注意security and convenience同等重要,憑證的處理要注意數位安全及個資保護的問題。

 

Q:現今大家在討論e-health /e-wealth/ e-education等議題,也有許多 網路銀行,而這些平台透過平台存取自己的財務資訊,會不會有疏失?

A:過往法律上通常要求親簽、親臨,但現在網路社會甚至疫情下必須有別的辦法去達成,要同時兼顧法律/安全/客戶方便,則須依賴技術方面。

 

Q:專利時代,台灣社會對數位金融、相關憑證的專利重視度似乎不夠,未來我們是否應從專利著手,讓大家對台灣有更多概念和尊重?

A:專利和IPR 現在是很好的切入點,歐盟執委曾說透過digital wallet每個人都有機會獲得一個digital twin 。而在專利這件事,第一個要審視在執行這個構想時,做法上有沒有牽涉到他人的智財權,每一步都要檢查、程序要檢討,若有還沒申請的專利要去申請,若已經有民間機構的專利則要去協調,合法取得IPR授權。台灣有些單位不太尊重這件事,但這是數位社會運作的道理。

 

Q:現今的行動支付(Apple Pay/Google Pay等)幾乎都是透過後台驗證,如果有業者或是行動支付的模式已經有人申請專利,政府或公股銀行、公家單位去使用時,雙方在專利上法院應如何判?如何解決?

A:IPR本身是很專業的,過往一般法院覺得很困擾,但現在有智財權法院理論上應該較專業。任何業者在推行新的產品時就要考慮到這個新的產品是否牽涉別人的智財權,法官也要有同樣的思維,看一遍整個流程,了解到有哪些專利的問題,這可能是全盤檢討的問題,畢竟連一個手機四個角都有很多的IPR,更何況是一個金融服務。

 

Q:數位時代重視數位主權和資訊的公共價值和專利,就好像歐盟GDPR中的the right to be forgotten,台灣過去不太重視這方面。請問該如何看待數位主權和資訊的公共價值 的未來趨勢?

A:the right to be forgotten 隱含的意思是「這是我的資料,我可以要求你忘掉」,是一個基本人權,這方面歐盟做的比美國徹底。到底這些data是誰的?歐盟的wallet,每個人可以要求哪些資料不要放進去,也是對個人權利的尊重,引申出來就是IPR的問題,這些都是應該被尊重的。

 

Q:BTC有一陣子大跌,因為有人解開了他的資訊,引起大家對於其保密的疑慮。像大家想像中號稱安全的BTC都可以被拆解窺視,軟硬憑證的保護的趨勢未來是如何?後臺檢驗方式(如驗證碼)真的能保護消費者個人隱私?

A:量子電腦正發展當中,即使是區塊鍊的東西,看起來很難破解,但這些是時間遲早的問題。現有的技術我們希望是最難破解的,安全和方便兩者如果可以軟硬兼顧才會有最大的綜效(synergy)。

 

Q:政府如果和民間有專利訴訟,傳統上都認為民不與官鬥?政府應鼓勵民間有提出訴訟的機會?

A:制度設計上要盡量促成安全性與可預測性,以減少不安全,台灣的政府是五權分立,司法單位一定要知道它有它的功能,智財權法院要從司法的角度去切入。政府包括行政單位和司法單位,司法單位要尊重自己的職權才能解決問題。

 

Q:在數位這塊,未來台灣的走向?

A:前瞻就是Foresight,永遠要想到將來怎麼樣,什麼需要在未來有所布局?什麼是對國家前途重要的?長線比短線更加重要。要去思考真正的前瞻建設,執行面是不是真的前瞻?超前部署是不是真的超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