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交流園地

保險科技 加劇跨業跨國新競爭

 

「金融科技對銀行業的影響最快,對保險業的衝擊最大。」這是金管會常提醒保險業應妥為因應的變化,因為目前包含台灣或整個亞洲,保險科技應用發展均落後歐美,未來將面對全新型態的嚴峻競爭。但實務上,台灣保險業開始積極因應者有限,認為沒有那麼迫切,或是覺得很重要、卻不知從何開始。

 

不論保險業經營者如何思考保險科技的意涵,但10年來隨智慧手機與無線網路衍生的新科技,帶來各行各業消費行為及商業模式的重大改變,已是不爭的事實。這將加劇跨業跨國新的競爭模式,影響保險業未來的發展、甚至是保險業存在的價值,因此必須以前瞻性、國際化的思維來規劃因應。

 

保險業如果選擇暫時維持原狀呢?除了將逐漸遠離客戶需求、降低競爭力外,也將面對三項經營危機:

 

(一)傳統市場縮小:

新科技將造成客戶需求的改變。依產險業佔比超過五成的車險為例,當汽車逐步導入0-5級不同程度的自動駕駛及主動安全防護功能後,將逐步減少人為駕駛疏失並減少車禍事故機率,也會造成傳統車險保費市場規模緊縮。甚者,根據國際再保險公司研究,也不排除車險消失的可能性,因為車禍事故的賠償責任將移轉由自動駕駛系統的產品責任險來承擔。相對地,隨著自動駕駛必備的車聯網連線系統,新的車險保單承保範圍可能將擴及「資安風險」(Cyber Risk),以免車上電腦系統遭致駭客、恐怖份子、病毒入侵,或系統設計及網路錯誤造成車禍意外,跟不上的業者將不知不覺中發現「誰搬走了我的乳酪」。

 

(二)跨業競爭者加入:

未來保險業最強的競爭者,不再是目前同業,市場可能重新洗牌。在大陸,電商業者藉由現有龐大的客戶群,並透過小額保費的破碎性保單設計與投保流程整合,主導保險電子商務行銷,進而合資成立純數位化的保險公司。在歐洲,「汽車的發明者正在重新發明汽車」,賓士不僅透過自動駕駛技術強化汽車安全功能,也開始規劃多元附加價值,提供行車數據讓安全駕駛享受優惠的UBI車險費率,無須仰賴保險業者的車上機才能蒐集大數據。在美國,Google透過地圖數據建立車主使用黏著度後,已開始提供車險報價與推薦服務,Apple陸續擴增大數據蒐集及應用,內建UBI健康保險所需的計步健康功能,無須透過保險業者提供的專屬手環,未來也可能切入市場。

 

(三)跨國競爭者加入:

當台灣保險業的經營模式落後全球發展,也會吸引國際業者投入市場、開發潛在商機。舉例而言,德國安聯集團在2004年撤出台灣產險市場後,近期公開宣布將併購台灣產險業或金融科技業者的重返計畫,代表國際競爭者已看到台灣保險業尚未開發的商機。

 

保險業是否應先等待法規完備再開始因應?雖然保險業對於台灣保險法規開放速度仍有更大期待,但隨著各項法令陸續開放(如網路投保、行動投保、電子保單、強制險電子式保險證、電子簽署等)與人工智慧等各項新興科技發展,卻忽略已有很多創新是可以同步進行的。在此同時,當金融科技業者關切金融監理沙盒立法之際,保險業已可在符合現行法規或經過核准下進行各種金融創新、直接進入商轉模式,無需經過漫長的試行過程。當保險業未能在金融監理政策保護下加快因應,未來面對的衝擊就越大。

 

舉例而言,目前消費者都習慣使用手機完成生活中大小事務,那麼哪家保險公司能最快透過手機提供商品資訊、保費報價、快速投保等行銷功能,或是從手機提供最方便的保單繳款、理賠申請、人工智慧等各項客戶服務,就越能貼近保戶需求、爭取新的業務,同時還能降低保險業大量人力成本。甚者,還能設計跟手機或app結合的保單或服務,透過資訊透明的大數據提供風險改善、保費優惠等核保外溢功能,或是透過智能合約與區塊鍊自動化理賠,解決傳統保險機制無法克服的痛點,則更有機會擴展新的市場,創造額外加分效果。

 

那麼保險業應該從何開始呢?以採用行車大數據做為保費調整依據的UBI駕駛行為計費車險(Usage-Based Insurance)在台灣的研發經驗為例,這是全球保險科技接受度最高的保單,在歐美發展已有10年、車險占比正由10%朝向30%發展中,但在亞洲地區卻還在起步中。台灣自2016年2月保險局核准第一張UBI保單後,據今一年半也僅有2家金控業者甫完成送審簡易型UBI準備上線中。去年產險公會曾主導開發市場共同UBI保單,但經過業界努力後最終告停:車險委員會認為UBI屬費率精算領域,而精算委員會則認為大數據非傳統精算範疇,另科技應用上,資訊委員會也無法主導開發大數據蒐集與應用。

 

歸結保險科技最大的瓶頸,不在於金融法規,而在於保險業大數據蒐集分析與跨領域整合科技應用的人才不足。而保險科技的兩項成功關鍵因素,包含人才培育與科技研發,從無到有均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金錢、但短期不見得看得到效益,故須要有經營遠見並及早規畫。

 

因此,面對保險科技的跨業跨國新競爭,保險業競爭對手不一定是目前看到的同業,不能採取「敵不動、我不動」來維持短期平衡,必須要有前瞻性、國際化的思維來預做準備。客戶的需求永遠存在,但卻沒有一個產業或公司必定能永續經營的,端看經營者的危機意識與因應方式,以蝦皮購物跨國進入台灣電商所產生的市場重分配震撼,就值得其他行業引以為戒。

 

只是保險科技的投資大、門檻高,具進入門檻與領先者優勢,目前台灣除極少數大型保險業者具備基本研發資源外,其餘業者相較全球潛在競爭者的規模與經驗均相對有限,若是無法透過整併擴大規模、或是引入國際一流策略結盟夥伴,以加速保險科技所需之人才培育與科技研發,仍是無法改變停滯不前的現況,這則是目前大多保險業需要跨出的第一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