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交流園地

拜登紓困 葉倫發債 全球買單

美國總統拜登1月20號正式就職,隨即提出百日新政,其中包括規模1.9兆美元的美國救援計畫的紓困方案,連同川普去年3月實施的兩兆美元及國會12月通過的9千億美元紓困,美國國債在川普任內累增7兆美元,已累積至27兆美元,拜登加碼紓困,勢將加重財務負擔,預期仍將透過美國聯準會擴大資產負債表,從市場買進債券注入資金,2021/01/21聯準會買進美國財政部債券在資產負債表占比已逼近65%,豈無未來隱憂?

 

19世紀古典經濟學派薩伊說過:「國家若無法消滅公債,公債必然消滅國家。」百年來除少數發展中國家外,多數先進國家的貨幣政策還是謹守分寸。現代貨幣理論 (Modern Monetary Theory) 倡言在不引起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央行可以通過增加貨幣發行來融通財政赤字,此理論向不為主流經濟學者接受。但2008年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克南開始付之實踐,在金融海嘯時推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化解市場流動性危機,更嚴重的是危機過後聯準會仍維持極其寬鬆的貨幣環境,為財政赤字買單。柏南克三度祭出QE以後,聯準會資產膨脹至4兆美元以上,且直到葉倫就任三年後才進行溫和的縮表減債,但不旋踵去年疫情迫使聯準會再度成為舉債赤字政策的提款機。

 

由於美國聯準會引導世界央行在2008金融海嘯後均執行QE政策,大幅擴張資產負債表,以對抗蕭條與拉升通膨之目標下,造成全球低利環境,確使GDP増幅超過債務利息的增幅,且無物價上漲現象,形成現代貨幣理論所言最佳情境,但長期言,一個赤字政府積累的龐大債務一旦經濟成長率無法超過償債成本,再以聯準會直接干預市場風險資產的擴表行動,皆已增加金融的脆弱性,一旦央行貨幣政策調整之連鎖反應,勢將形成另一次全球金融風暴。

 

2020/12/10經濟學人雜誌以「Will inflation return」為題指出:對抗疫情以寬鬆貨幣政策支援財政赤字政策,或許短期可藉由經濟成長消化債務壓力,但民眾在疫情間因恐失業及未來所得減少所累積的預防性儲蓄,及壓抑的消費需求,一旦在未來出籠且其增速超過企業回補擴廠產能的速度,就會推升價格,此時聯準會必須升息,阻升物價失控,當被拿走雞尾酒缸的股市派對無法持續,市場崩盤,背債企業倒閉,國家舉債無力,後果不堪想像。

 

葉倫將成為有史以來唯一歷任央行總裁、白宮經濟委員會主席之財政部長,且將首例成為白宮國安會議的法定成員,將肩負協調溝通財政與貨幣兩大決策機構之重任,她深刻了解聯準會的內部運作並有豐沛的華爾街人脈支持,將聯合財政部與聯準會處理新增的巨大財政赤字,讓美國經濟保持相對穩定。但如未來通膨疑慮加深,也不得不停止QE採升息政策,以美元貨幣及金融優勢,經由利率匯率之攀升將通膨輸出並順勢減除債務負擔或可順利脫身,但其他高負債國家、高財務槓桿企業及背債個人如何置身事外?

 

想起葉倫2018年卸任前夕,借用移走雞尾酒缸的比喻,公開對聯準會同仁表示:「賓客尚未到齊,不要過早移走酒缸,且應持續添酒。」是否意謂:「我的債務,你的問題」,當美國如此思維,全球能不戒慎恐懼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