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基金會觀點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新聞稿

本基金會董事長陳冲本(2024)年5月16日應邀參加在大陸福州舉辦「第二十六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及「2024兩岸商會合作交流活動」,並擔任主旨演講,主題是「加強兩岸經貿交流 因應地緣政治經濟變局」。

 

此次演講內容對於活動參與者深受啓示,表示是難得聽聞的好演講並紛紛索取文字講稿,因臨場演說未備講稿,爰整理本次陳冲董事長的主旨演講內容摘要如下,供各界參考

 

今年是福州台企協成立三十周年,而早在八零年代初期,第一家台商已在福州開工生產,依照稍早許多企業的經驗分享,先後來到福建的台商,因為認真打拼,多有良好的成績。其中固然有許多主客觀因素,但個人認為台商的崛起受惠於兩項風潮,其一是當年改革開放的政策,其二就是1980年代後期的全球化浪潮。

 

全球化風潮,將國際貿易比較利益的好處極大化,使海峽兩岸的廠商享受全球化的成果,但各位應該已經感覺,最近十年來全球化的腳步好像減緩,事實上從歐巴馬、川普、乃至拜登,美國已不再鼓吹自由貿易,代之而起的是脫鉤、短鏈,晚近更是Friendshoring、Decoupling、Derisking。最近一年開始常聽到碎片化,英文是Geoeconomic Fragmentation,這是某些經濟學家的專長,把簡單的觀念複雜化,其實這碎片化就是反全球化。

 

很巧的,就在這星期,有兩件事發生。一是經濟學人雜誌的cover story,講的是逆向全球化,另一是IMF第一副總裁Gopinath(高屏娜)在史丹福大學的呼籲,重點是同一件事:地緣經濟的碎片化! 也許有人會說,經濟學人這十年來也不是第一次談反全球化,高屏娜更是半年來第二次(前次是在世界經濟會議)發言,但晚近言論憂心忡忡,倒是前所未見,也表示經濟學界意識到問題的嚴重。這二者的說法也呼應了本年初IMF總裁喬治愛娃的言論,當時IMF總裁在答覆記者問題時,直接了當表示,眼下這種對抗也就是碎片化如果持續,世界GDP將減少7%,7%究竟是多少?就等於在世界經濟地圖上直接抹去法國與德國。

 

談到兩岸經貿何去何從,其實不必多言,我只要大家想想1969年首次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的J. Tinbergen所說: 兩個經濟體的貿易量,與二者GDP乘積成正比,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那麼兩岸是應對抗還是合作?個人相信,兩岸經貿是Tinbergen重力模型最生動的寫照。

 

有人問我是否第一次來福州?其實今天是我本年第二次到福州,清明節前我即曾來祭祖訪親,祭祖代表慎終追遠,是我們的傳統習俗;訪親表示血濃於水,是我們的優良傳承,只要牢記共同文化,沒有困難是不能克服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