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觀點分享

提高基本工資 未必福國利民

來源:MarkoLovric (CC0)來源:MarkoLovric (CC0)

 

螢幕上閃過「基本⼯資漲4.72%、⽉薪22K、時薪140元」。近5年來,每逢立秋,勞資雙⽅都要為基本⼯資唇槍舌戰⼀番,勞⽅稱⽣活困難,資⽅稱負擔沉重,訴諸情比訴諸理的成分多。

 

同樣是近5年來,我先後寫過「最近⼯資是good politics?」、「基本⼯資要練基本功夫」、「使⽤⾃助機器 哀矜勿喜(也談基本⼯資)」等文,討論Minimum wage的理論與實際,對於最低⼯資究竟是有利還是傷害「邊際勞⼯」、對於國外提⾼最低⼯資後⾃助機器⼤量問世的現象都有所著墨。看到本次討論審議的過程,不禁想到50多年前經濟學⼤師Milton Friedman所說:引進最低⼯資是要雇主必須歧視低技能勞⼯。⼤師如果預⾒⼈⼯智慧機器⼈的崛起,恐怕⽤語會更嚴肅。

 

無意重複以往文章的論點,但看到勞動部表⽰本次調漲「受惠本國勞⼯125萬⼈、外勞41萬⼈,還有部分⼯時勞⼯39萬⼈」,倒很想知道此⼀數字如何計算得出。如果在台灣1千萬就業⼈⼝中,真的有205萬⼈領的比基本⼯資少,那這20年來勞動部(勞委會)所司所事?

 

報載勞動部⻑於審議會後表⽰:這不是勞資共識,也沒有表決,也不是她⾏政裁決。奇哉怪哉,那是如何定案的?⼀個政策決定當然需要⼀些數據,在本案最需要當然是「有多少⼈領取基本⼯資(或以下)?」勞動部對外所說數字,在該部相關統計資料沒有,在職類薪資調查中也無,那⼜如何判斷⼀個決策的影響與利弊?所以勞動部有必要解釋125萬⼈(⽉薪)及39萬⼈(時薪)的依據。報載財政部熱⼼插花,表⽰依納稅資料,台灣「⽉薪眾數」貼近基本⼯資,故⽀持調薪,但這也無助於說明真正⼈數,更何況納稅資料原就不能代表實際收入狀況。

 

審議會後,資⽅團體當然頗有怨⾔,不過幾位代表⼝徑都⼀致表⽰領取基本⼯資的本勞不過24萬⼈,「去年已漲5%,今年不應再調」,⾄於受惠的主要是40萬外勞。這些⼯商⼈⼠雖未說明其資料來源,但應比勞動部接近事實。因為勞動部私下說明常以勞保投保資料為據,⽽勞保以基本⼯資投保者約283萬⼈,其中派駐海外為維持勞健保資格者估約100萬⼈,在職業⼯會投保者約118萬⼈,再扣除外勞41萬⼈,恰為24萬⼈。但是⻑年以來,各界都批評勞保投保「⾼薪低報」,所以真正領取基本⼯資者,⼈數應該更低。果真如此,每年⼀次⼤拜拜,除增加勞健保收入外,似乎⽩忙⼀場。

 

其實問題不在⼈數多少,⽽是攸關決策品質的重要數據,居然各⽅所⾔出入甚⼤,不是應有現象。此外有官員說,此次調漲是贏中國、輸⽇韓,如果跨國比較使⽤絕對數字,更令⼈懷疑決策品質,其實半世紀以來,國際皆以Kaitzindex(最低薪資/平均薪資)做橫向比較,官員如展⽰各國的index,豈不更具說服⼒。

 

最後要鄭重說明⼀點,媒體報導勞動部官員表⽰,審議會歷年結論,除「陳冲」曾「調整」外,其餘均依會議結論核定。此與事實不符,⾏政院在⺠國101年答覆勞委會文件中並未「調整」審議會結論,相反是接受審議會關於「時薪」的建議(最弱勢勞⼯),⾄於「⽉薪」調升,係要求做好幾項統計數字的「基本功夫」後再調,⽬的無非是建立調整基本⼯資的「基礎建設」,新上任的賴院⻑不妨調卷看看當時要求的「基本功夫」是否都練好了,也可順便檢討⼀下決策品質的基礎。

 

⼀例⼀休已經強制提⾼邊際勞動的雇⽤價格,基本⼯資⼜壓縮邊際勞⼯就業機會,⾏政院不要再說這兩者無關,也不要以為⾃⼰在照顧邊際勞⼯。

 

(本文刊載於2017.09.12 工商時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