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觀點分享

金融角力觀戰側記

從早期FATCA(肥咖法案,即國外帳戶納稅遵循法)的執行,到近年來制裁伊朗、北韓,乃至日前的貿易報復,美國都予人頤指氣使、予取予求的感覺。

 

常有朋友問道:美國為何如此虎虎生風?甚至有人直言為何如此霸道跋扈?直覺上似因船堅炮利又擁有核武的軍事力量?其實不盡然。其中牽涉許多因素以及國際政治的角力,但如果尋求一簡單的理由,個人覺得「金融」是一個關鍵字眼。

 

以肥咖法案為例,該法律要求境外的金融機構向IRS通報「與美國有關人士」(U.S Person)的開戶及往來資料,形同在美國境外行使美國行政權,依法依理外國銀行都無配合必要,但經過「宣導」,不僅金融機構同意,連外國政府也曲意配合,簽訂不同形式的IGA,我國更由主管機關統一收受資料後轉報。這種「高配合度」最主要原因,心照不宣是軟柿子情結,因美元為世界最主要的計價/貿易/清算貨幣,從而全球貿易、價金結算必須經過美國金融體系,而世界各主要銀行無不在美國(尤其是紐約)設有帳戶以利匯轉。如有銀行不願配合肥咖法案,美國政府固然不能派軍前往鎮壓,但只要停止外銀帳戶的活動,就是難以承受之重,根本不必用上FATCA中加徵30%稅收的手段。

 

曾在歐巴馬政府擔任財部長的陸傑軻(Jacob Lew)於2016年曾說過一段話:我們(美國)愈對美元設限並愈將金融體系扈從於外交政策,則在中期(世界)轉向其他貨幣及其他金融結算系統的風險愈增。這句話表面上是一段警示,但也間接承認美國確以美元獨特的地位及其金融體系匯轉的功能做為支持遂行對外政策(含行政權的制裁)之手段。

 

美元為何享有此種地位?一般均承認係源自第二次大戰後的布列登森林協議。當時美國財政部次長H. White與英國代表凱恩斯(大經濟學家)的建議併列討論。凱恩斯雖學術地位崇隆,但因美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經濟體與債權國,更是未遭戰爭破壞的戰勝國,對戰後全球復興有關鍵性影響,因此在美國以固定比率兌換黃金的承諾下,確立美元為世界主要準備貨幣的地位。縱然日後,美國基於現實考慮,於1971年尼克森總統任內斷然停止美元與黃金的兌換,但美元本位制已難動搖,也因此美元及依附於上的金融體系成為美國對外談判的強勢籌碼,才有今日美國在負債21兆、貿易逆差5,660億,而且還持續擴大的情形下,仍然維持其匯率與財政。

 

其他國家看在眼裡,先後有日圓、歐元意圖挑戰美元的地位,但均蜻蜓撼石柱。直到2009年挾改革開放後的經濟實力,大陸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發表一篇有關國際貨幣體系意見的文章,雖然只是重提當年凱恩斯的想法,也間接凸顯人民幣的企圖心,及至2016年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SDR(特別提款權)後,成為第三個可能挑戰美元的準備貨幣。未來如搭配一帶一路的商機,伴生人民幣投融資的需求,人民幣長期擁有當前美元影響力的機會大增,尤其今年推出以人民幣計價的石油期貨順利,更強化此種可能性的基礎。

 

美國財長在2016年前述警示中所說「其他貨幣及金融系統」,也許不是直指人民幣,但絕不排除人民幣。而當年歐巴馬以總統之尊回應周小川專文,加上近來川普政府祭出的貿易戰與匯率報告,可以看出阻擋人民幣成為夠份量的國際準備貨幣,應該是美國戰略目標之一。

 

觀戰之餘,尚無緣參戰的台灣,至少應致力產業轉型升級、調整匯率政策、融入國際經貿體系進行「強連結」的推動,呼籲政府應就此多花精神,至於收編水利會、清算財團法人、分裂族群、封殺礙眼公投乃至卡管等事,還是「著毋庸議」以免虛耗國力吧!

 

(本文刊載於 2018.07.10.工商時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