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觀點分享

國家主權基金 也是主權雞精

台灣美國商會在日前發表2020台灣白皮書,內容涵蓋甚廣,其中循例不乏指導內政之處,不過站在美商利益,倒也無可厚非。有趣的是,其中一項建議政府動用4800億美元外匯存底的部分,成立主權基金,投入有價值的國際投資,值得注意。

 

國家主權基金(通稱主權財富基金SWF),由國家運用財政盈餘、外匯存底所成立,投資各種資產,自1950年代始,主權基金規模不斷擴大。從戰略言,論者最津津樂道者,當為1956年英國殖民當局在Gilbert群島針對磷酸鹽(鳥糞)出口加徵特別捐成立之KRERF基金,現鳥糞挖掘殆盡,基金衍生利益成為吉里巴斯的財政重要收入。

 

但總統認真研究過國家主權基金嗎? 好像只提過類基金(不是類包機),不過也沒關係,歷任總統的國安幕僚大概大部分也沒仔細研究過。報載國發會龔主委對美國商會的回應,也沒提到這一點,據了解財經幕僚也不甚贊成。

 

本人到行政院服務前,曾於2007/11/21及2008/1/15於報端以「愛恨主權財富基金」、「台式主權財富基金」二文,呼籲政府不必峻拒SWF之成立,但應有一套不受政治干預純屬商業判斷的規則,以避免公器遭濫用。記得2008/9還在民間工作時,曾應邀參加經建單位舉辦的SWF座談會,當時隱約感覺到來自中央銀行的反對。

 

離開公職後,及至2014年,在一次資政座談會(6/5),本人針對日漸浮現的糧食安全乃至能源安全議題,建議以農場或礦場為標的,透過設立主權財富基金投資,掌握來源,甚至可考慮將部分基金證券化,由全民參與,可惜當時會議主席未做任何裁決。

 

時至今年,COVID-19讓國際分工的貿易體系,有重新審視的機會。位於全球價值鏈關鍵地位的我們,比任何貿易夥伴,更能感受到斷鏈的危機,但這不是最凶險的部分。因為那只是如同一般傷風感冒,至於更兇險的新冠肺炎等級危機,就迫在眼前。世界農糧組織FAO近來多次提醒,全球糧食供應鏈可能在近日發生,換言之,這不僅是糧價上漲問題,更是糧食來源影響肚皮的問題,畢竟IC晶片不能下嚥當飯吃。FAO不是危言聳聽,因為疫情所致的封城、斷航、出口管制、乃至恐慌,都可能加劇糧食危機,根據聯合國糧食署預測,在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全球面臨糧食危機的人數或將再增加1.3億,達到2.65億,這受衝擊的當然是糧食進口國。

 

依去年資料,台灣的糧食自給率約34.7%,但距離2011 年全國農業會議制定目標在2020年糧食自給率提升到40%,仍有一段距離。除此之外,農業生產總值減少3.5%,且飲食習慣改變,造成台灣除了稻米以外,其餘穀類(黃豆、小麥、玉米)均仰賴大量進口,加上休耕政策及人口老化,種植面積減少,農家戶數不斷遞減,對於台灣糧食的供應造成潛在危機。

 

能源部分,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統計資料,進口能源總額在這20年來逐漸成長,自民國90年來至去年,成長約28%。以自產能源比率來看,從20年前的2.41%下降至去年的2.03%,期間更有1.86%,整體能源依賴進口的比率高達98%,顯見台灣能源高度依賴外國資源,眼見天然氣進口又要增加,來源的掌握是棘手的問題。

 

疫情肆虐,世人猛然體認,自由貿易竟非常態,國際分工也非當然,尤其是高度倚賴貿易,糧食、能源不足的台灣,更應有截然不同的思維。美國商會的建言,雖沒提到投資標的,但絕不是無的放矢,建議總統能慎重考慮。何況當前許多施政,都強調主權,何以彰顯主權?設立一個以主權為名的糧食/能源基金,並將部分證券化,應是不錯的選項。主權財富基金倒是可以延伸主權的雞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