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觀點分享

兩個漢堡的匯率故事

各方忐忑以待的美國2021年四月匯率報告,終告出爐,結果一場虛驚,也因此各國有各自不同的解讀。有趣的是,因為美國出手輕柔,似乎都公認美國財政部部長葉倫,政治智慧一流,手腕高超。台灣在報告中所占篇幅不少,但不如用美國財政部Press release中簡短的兩段說明來的傳神,其要旨大意是,「依2015年的法律,台灣完全符合三項操控標準;而依1988年法律,查無充分證據可認定台灣有操控匯率之意圖」,文字轉折,身段漂亮,難怪某媒體駐華府記者,乍看之下,發回的新聞稿竟以台灣列入匯率操縱國為題,不到半小時轉又緊急撤下。

 

最近有四位學者,以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出書討論央行雙率(利率、匯率)政策對台灣經濟金融的影響,引發不少央行派立委爭議。匯率本來就是兩刃之劍,壓低匯率固然有利出口,但對進口商、進口貨品消費者、出國旅遊者,等於被課了額外稅捐,不盡公平。以台灣屬能源、原料匱乏之進口國而言,人民使用油電負擔增加,進口材料(包括小麥、黃豆、玉米)、半成品也成本提高,足見匯率問題極具爭議性,應該多述學理,不要摻雜政治因素,甚至扯到卡位爭議。書中也對匯率的形成,乃至台美之間有關匯率的恩怨情仇,有中肯的介述,本文就不重複。

 

匯率既然複雜難懂,不少人想以科普方式評論匯率升貶的經濟副作用,可惜較少能以淺顯易懂的民生有關例子來說明。知名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就在1986年推出大麥克指數,想藉輕鬆方式說明各國匯率有無高估或低估,因為大麥克在各地成分、原料相同,理當同價,如果差距太遠,顯然匯率有所扭曲。這一理論當然不很精確,但平心而論,偏離實情也不太遠,可以參考,也可哂之。而且1986距美國1988認定有無操縱匯率的Omnibus Trade and Competitiveness Act,不過兩年,當時全球對此議題,討論正熱,經濟學人推出此一基於PPP(購買力平價)理論的大麥克指數,自還維持一定學術水準。

 

1994年台灣首次出現在大麥克指數名單中,當時匯率為26.4,新台幣低估僅約0.06%,隱含匯率與實質匯率大致符合,其後數年,大麥克指數也都呈現同一趨勢。但2000年開始,大麥克指數顯示台幣/美金的匯率已低估8.9%,自此一路低估,到2008年已低估30.8%,2012年更突破40%,近六年來平均在57%上下。換句話說,如果美國的大麥克要價5.5美元,台灣的大麥克要價72元新台幣,不是匯率遭到扭曲,就是消費者受了委屈。

 

美國在本世紀初期因新入WTO,儘量依照世貿組織方式處理匯率問題,但2015通過Trade Facilitation and Trade Enforcement Act設定三項標準後,評估其貿易對手國是否匯率操控,均以每年二次的匯率報告對貿易夥伴施加壓力,台灣多年來都徘徊在觀察名單。

 

截至今年3月底,中央銀行定存單餘額達9.24兆元,短短一年又多增加1.5兆,能說不是intervention的結果? 台灣消費者當然想用新台幣相同的購買力,買到雙倍的漢堡,可是長期追求貿易順差、低估匯率,對國家整體競爭力,究竟是好是壞?恐怕需要各方的利害關係人,坐下來靜心討論。如果消費者、受薪者、傳統產業均充分了解後,仍願支持低估匯率,補貼特定產業,大家就不要把兩個漢堡的小事放在心上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