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觀點分享

IPEF難登WTO大雅之堂

俄烏戰爭硝煙未息,拜登總統即訪問亞洲,其重頭戲為邀約十三國共同成立的IPEF(印太經濟架構)。拜登之行,被視為繼歐巴馬2016年高舉Rebalance旗幟後,美國第二次大動作「重返亞洲」。

 

對於5/23在東京公布的IPEF,台灣方面的感覺應該特別強烈,原先看好者,難免失望、無言,原不看好者,則表現出冷嘲熱諷、果不其然的態度。至於外交部官員「看報才知」的說法,似乎在字裡行間就顯示了「期待又難掩失意」的心情。但對WTO事務熟悉的人士,私下對事件的發展及其結果,多認為不足為奇,甚至覺得是有點鬧劇的戲碼。

 

中華民國與WTO前身的GATT,有段眾所周知的恩怨情仇,從1947參與創立、1950被迫退出、1990重新申請加入、到1995年GATT轉型WTO,其詳細經過國內學術機構網站均有臚列,於茲就不贅述。2002年中華民國以TPKM(台澎金馬關稅領域)名義終於重返WTO,不巧又碰上2003年多哈回合談判觸礁(實際上是確定失敗),所以自本世紀初,不論何黨執政,均早已心知肚明,WTO對台灣的實質意義,只是一塊墊腳石,讓台灣可以援引GATT(關稅貿易總協定)第24條第五項,以及GATS(服務業貿易總協定)第5條第一項,從事區域經濟整合,換言之,台灣參加世界貿易組織,想要發揮功能,就是尋求各種雙邊或多邊的FTA(自由貿易協定),可惜2008年之前,因兩岸關係緊張,只有占貿易額不到0.5%的FTA繳卷,2009以後兩岸情勢稍緩,ECFA、台星、台紐等自貿協定出爐,另有一些具實質意義的協定,也進入評估階段,但其後因兩岸服貿卡關,各種FTA也就無疾而終。

 

在此同時,美國亟思沒有中國影響的亞太經貿組織,故用借殼上市方式,取得TPP主導權(詳見本基金2022/2/16專文TPP奇遇記),嗣並大肆招兵買馬,將四個會員擴充為十四個,並展開細節談判,逐步踩進深水區,沒想到川普上任,本於對國際貿易偏執的觀點,就職後即宣布退出TPP (後更名為CPTPP),眾兄弟頓失重心,好在日本接手,終於完成沒有美國的CPTPP。拜登接任總統,雖有人倡議重入CPTPP,但申請程序繁瑣,且對美國欠缺戰略利益,如果另起爐灶,對於手上不欠FTA的美國,IPEF反而成為睥睨亞太的終南捷徑。

 

然而對美印以外國家,IPEF涵蓋面比不上RCEP,IPEF所主張的四大支柱對多數國家並無直接利益,自然欠缺參與動機,最重要的是,IPEF並非GATT及GATS前述條文所指的自由貿易協定,或關稅同盟,沒有關稅減讓、智財權保護的大菜,受邀各國,食之無味,反應就不熱烈,唯恐被認係反中聯盟。台灣雖鴨子划水,積極表態,但卻看報才知結果,這與美國欲蓋彌彰的遮掩心態,不無關係。

 

未獲受邀加入IPEF,其實在經貿上對台灣無損,看美國新邀的印度,過去在多哈回合談判中的固執,以及在CPTPP議題上的堅持,都可以知道IPEF的經貿前途多舛,不僅法律上稱不上條約(充其量只是行政協定),關稅上也難有優惠,縱然僥倖獲致協議,在世貿組織也上不了檯面,所以政府除了面子問題外,倒也不必過於在意,不如在供應鏈上另闢蹊徑,組一小型的IPEF,反較實際。

 

說實話,對台灣真有意義的,恐怕是對美、歐的FTA,還有就是美國棄之如敝履的CPTPP,至於CPTPP是否海市蜃樓( illusory and unattainable)?那又是另一地緣政治的話題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