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觀點分享

Overbanking,真的Over嗎?

2005年暢銷書《藍海策略》在第一章中針對「紅海」有下列描述:「所有公司都致力於超越競爭對手,在現有的市場需求下,搶占更高的佔有率。然而,隨著市場空間愈來愈擁擠,獲利和成長展望日益萎縮,產品淪為大宗商品,割喉競爭將紅海染成一片血腥。」看完這段文字,筆記型電腦業者說這是講筆記型電腦產業、面板業者說這是講面板產業,而金融業者更是覺得於吾心有戚戚焉。

 

不知何時開始,國人對 overbanking 一辭運用純熟,使用頻率之高,已不須加註中文意義,聽者自有體會。其實在英文社會中,飛行員可能由轉彎角度過斜談 overbanking,水利專家會從河道窄化談 overbanking,各有不同的詮釋。回到國人熟悉的 overbanking,常聽到有人甚至專家說:「台灣的銀行比便利商店還多」,用以說明台灣是處於 overbanking 的現象,此種推論不僅粗糙,而且不符實情。

 

首先,超商的家數意味民眾對便捷服務的需求,銀行服務據點如接近超商數,並無不妥;而事實上台灣超商單是7-11統一超商就已超過4,000家,加計其他品牌約有8,000家,幾乎是銀行分行數的兩倍。美國人曾說:"We used to joke about a gas station on every corner. Now it's a bank on every corner.",與前述講法同屬一種即興式的玩笑語言。

 

美國明尼亞波利斯 (Minneapolis) 聯邦準備銀行發行之《聯準會公報》(Fedgazette)在2004年11月曾提到,有人批評蒙大拿州的銀行過多,其實北塔科達州的銀行更多,前者約每萬人3.8家,後者每萬人6.05家,該文圖表中顯示全美銀行據點為每萬人2.6家,與台灣每萬人2.52家相去不遠。 

 

2005年初,某外商機構曾出版一本《從分行網絡看台灣金融業整併》,文中係以前五大銀行市占率過低,說明台灣 overbanking,又以台北市每萬人分行數達3.4家證明台灣分行亦過多,外商營利機構下此結論有無商機目的不必追究,但其取樣似非所謂的主要國家。我們如已國際清算銀行 (BIS) 統計資料觀察,歐洲主要國家每萬人分行數,除英國、瑞典與台灣相當外,其餘均高於台灣,而德國、義大利甚至為台灣的兩倍多,因此國人習慣性以營業據點數論台灣已 overbanking 的方式,有欠嚴謹。

 

本人曾多次在座談會中指出,分行的價值並未隨電子金融的發展而當然褪色,美國於過去二十年來,銀行家數減少達46%,但分行家數卻由40,000家增至67,000家,成長65%,在前述《聯準會公報》文中曾謂,銀行家數過多 "not exactly a problem, except for banks that can't compete on thinner margins"。在台灣,金融界呈現「紅海」已屬不爭,但問題不在分行數量,而是獲利偏低,不足以在下一階段為提供更佳服務進行投資。

 

本人在媒體訪問時曾表示,總行適度的購併有助於解決當前IT重複投資,又可集中運用經營人才。但更重要的是,overbanking 不能僅靠「減少金融服務提供者」而緩解。近年來,銀行由過去坐以待「幣」(新台幣)突然轉為坐以待「併」,深一層的原因應是金融服務需求的外移。

 

單就台灣對大陸的投資金額看,不論是官方的443億美元、大陸的854億美元,甚或是民間推估的1,200億至1,500億美元,如參考企業一般的負債比率,則台灣融資服務需求至少外移了兩兆新台幣 (尚不包括從事人員的消費性融資)。往昔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是一項自然生存法則,在 overbanking 情形下,進行購併只是選項之一。而追逐失去的水草,拾回外移的金融需求,毋寧是銀行的自然需要。除跨海西進外,如果能夠同時在國內發展經濟,創造新的金融需求,則何來over的問題。

 

究竟有無 over,其實只在一念之間。

 

(本文原載於2005年11月28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