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觀點分享

CBDC千呼萬喚半遮面 說好的國家隊呢

國際貨幣基金(IMF)在「央行數位貨幣崛起」(The Ascent of CBDCs)報告中,提起全球有逾百個國家正在研究乃至開發央行數位貨幣後,此一話題熱鬧滾滾,歐洲中央銀行ECB總裁拉加德於二○二二年之後多次直言,數位歐元能提供Greater resiliency and autonomy,更展現數位貨幣另一層次的戰略意義。日前歐洲媒體報導,總裁表示將積極維護貨幣主權後,歐盟執委會則依原定計畫,在六月最後一個工作日拋出兩項數位歐元的立法計畫 (Legislative proposal),看樣子在技術面,歐洲中央銀行於三年內發行數位歐元,已是指日可待。

 

轉頭看世界主要經濟體在CBDC的進度,不難理解數位貨幣的炙手可熱,綜整其原因至少有以下數點:

 

一、人類邁進數位時代,國家貨幣至少應有部分由paper-based升級到數位版,是自然的演進,這也是我十七年前(二○○六)在專欄中呼籲央行未雨綢繆的原因。

 

二、輸人不輸陣的心理,扮演關鍵角色,也是近數年來許多央行競相投入CBDC的動力。

 

三、穩定幣(Stablecoin)的發行,雖然不少案例功敗垂成,卻平添各國央行無形的壓力(Do something),也促使民眾思考CBDC的必要性。

 

四、俄烏戰爭或其他國際爭端,引發各國思考如何有效執行金融制裁,或規避金融制裁,數位貨幣有其角色。

 

五、貨幣由單純支付工具,轉而為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地位與彈性。

 

六、普惠金融,漸成政策主流,數位貨幣當然是重要助力。

 

再轉回國內,時改境遷,楊金龍總裁接掌央行後,一改以往輕忽的態度,二○一九年在行內成立數位貨幣小組,畢竟「猶未為遲」,二○二三年三月總裁在立法院詢答時表示,台灣CBDC至少要三年後才會完成。不少國人聞訊,興奮莫名,雖然恨晚,但如三年有成,對十七年來持續呼籲者,廿年磨一劍,也是一種安慰,相對國際也還不算落伍,但真實性如何?可行性又如何?

 

圈內人了解,早在今年初,央行即靜悄悄公告,委外辦理央行數位貨幣意見調查,並開出需求說明書,擬遴選專業市調公司辦理,以二○二四年四月卅日為完成期限。惟觀其內容,似乎是早於四年前即應辦理的事項,現在還要再耗一年時光蒐集意見,就難免有遠水近火之疑慮;其實以央行專案小組去年九月隱藏於理監事會附件報告中所展現的水準,縱然央行自行辦理,也應是綽綽有餘,委外調查似無必要,何況得標者又非公告要求的專業市調公司,是否能達到央行遴選的初衷,或是否會影響研發的進度,啟人疑竇。

 

台灣近年來,酷愛用國家隊一詞,舉凡口罩國家隊、打詐國家隊、疫苗國家隊、#MeToo國家隊等(媒體社論統計有近三十個,不及備載),早年單項體育國家隊,必由各隊中選拔優秀者組成,此次CBDC世界舞台大戲,為展現數位大國氣勢,正是籌組真正國家隊的良機,聽說有意協助央行的人馬,多達六組,長期關心數位貨幣而未競標者,也不乏其人,何不來個CBDC國家隊,不要讓去年三月白宮數位資產國家隊專美於前?國人均拭目以待。

 

(本文刊載於2023.07.05.聯合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