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觀點分享

總有一天等到你

5月7日晚的電視新聞,播出美林證券台灣總經理程淑芬女士出席雜誌論壇的談話,其大意是:工作一生,領的薪水每年所得稅扣掉40%,剩下的錢在人生告別時,又再去一半交遺產稅,辛苦一輩子只剩30%,不知為何要如此辛勤工作?電視記者並未說明程總的談話與當日論壇主題有何關聯,其用意究竟為何?不過程總此番雖嫌簡化的告白,恰好涉及近日當紅的議題—遺產稅。

 

美國開國英雄,集政治家、科學家、發明家與外交家名銜於一身的Benjamin Franklin,曾有一段經典名句:“In this world, nothing can be said to be cer-tain, except death and taxes.”人世間惟獨死亡與稅賦是確定的,遺產稅就是集兩個無可逃免的元素於一體,也被稱為death tax。早年有一首流行歌曲叫做「總有一天等到你」,應該是遺產稅的最佳註腳。

 

國內研究遺產稅的文獻汗牛充棟,姑且不談包括何志欽部長(2002年)等一些重要研究,單就本年3月底多位立法委員廢、減遺產稅的議案提出前後,國內兩大財經報紙即各有至少三篇社論討論此一課題,學者的批評更散見於新聞報導,工運團體亦不時發聲表達看法,其中多數均反對廢除遺產稅,甚至部分人士連對降低稅率亦持保留的看法,主要理由自然是社會正義,強調財富的重新分配以維持世代競爭的公平等等。

 

如果以平均財富防止豪門財閥(Fi-nancial Dynasties)的立場來看,馬克思(Karl Marx)的主張可說是最極端的言論。1848年由馬克思與恩格斯主導的共產宣言提出勞工天堂的十項要件,其中第三點即是Abolition of all rights of in-heritance(罷黜遺產的一切權利),如果剝奪繼承權是共產宣言的重要論調,為什麼中國與俄國卻沒有課徵遺產稅呢?也許馬克思於1869年在國際勞工協會主持 The right of inheritance的討論時所表示的意見,可以提供部分答案。當時馬克思除分析羅馬法與德國法對繼承不同觀念外,並說明現階段過度主張剝奪遺產的權利可能影響革命,一旦日後革命成功,生產工具不屬私有財產,遺產權利的問題自然不會存在。不過,以今日中國逐漸向私有財產制度傾斜,是不是會重新考慮馬克思的主張,倒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話說回來,歷經長期的討論,主張維持或廢除遺產稅的觀點早已詳細臚列,倒是日前美林程總的談話,顯示國內主稅者常強調「台灣未對資本利得課稅,故須於死亡時間堅守最後一關以挽回租稅公平」的立論亦非絕對;高額的遺產稅是否盡屬資本利得而無勞務所得?如重複課稅的標的是勞務所得及省吃儉用的美德,是否就符合公平正義?是否會扭曲資源的分配?

 

美國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JEC)及國家政策分析中心(NCPA)分別於2006年6月及9月發布其對遺產稅的研究報告,是美國長期研析此一話題較晚近的重要文獻。有趣的是,該兩份報告均同時質疑課徵遺產稅的好處是否被誇大。限於本文篇幅,僅擇要列述其中幾項發現:

  1. 財富之累積來自個人技能、知識、勤勞與企業家精神的權重遠大於來自上一代的餘蔭,不必擔心遺產會影響同一世代競爭的公平性(有數據)。
  2. 遺產稅占聯邦總稅收約3%,財富重分配效果有限,其影響力甚至不如社會安全制度。
  3. 遺產稅是Voluntary tax,稍予規劃即可避稅;而其開徵又影響資本的存量(JEC估計影響數達8470億),上述因素相互作用,增加稽徵成本,又減少所得稅的收取,造成實質遺產稅可能是負數。
  4. 美國1941年及1977年兩度提高遺產稅率,其稅收占GDP比率反降低;80年代降低稅率,結果遺產稅占GDP之比率反而提升。
  5. 遺產稅的課徵對家庭企業或小型企業的流動性有不利的影響。
  6. 依據史丹福大學及CONSAD研究機構的分析結果,課徵遺產稅對所得稅收有負面影響;至於廢除遺產稅反而會增加聯邦政府收入,2003年至2012年間可增收約380億美元。

 

上述研究的發現,與國內的一些報告結論不盡相同,當然在M型社會逐漸成型而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情形下,主張廢除遺產稅似乎不易被接受;而就一般評論者的認知,人終其一生累積的財富如已達相當金額,極有可能多屬資本利得,但這些論調會不會只是「想當然爾」,國內似有必要仿效美國國家政策分析中心、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或CONSAD Research的研究方法,就正反兩面的主張予以透徹研討,可以避免以簡化的推論做決策的依據。

 

共產主義在全球漸趨沒落時,人們才發現馬克思居然是資本主義的先驅,不過共產十要(Ten Planks) 的內容,現代人類即使是三浦展筆下的「下流社會」的人士,恐怕都不會接受吧!

 

【本文刊載於 2007-05-22/經濟日報/A12版/觀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