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觀點分享

從 TSE 看 TSEC

本年上半年亞洲交易所龍頭東京證交所(TSE)至少三度登上世界媒體頭條,先是年初與紐約證交所簽訂兩大霸主全方位之策略聯盟,引起多方揣測;接著5月份由安倍首相親自主持會議,討論與TCE(東京商品交易所)及TGE(東京榖物交易所)的合併,並同時解除東證所商品交易的禁令;隨即6月份又傳出東證所以近百億元新台幣之代價買入新加坡交易所4.99%的股份,外界多解讀為雙方共同開發商品、清算合作的基礎。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130年的老店如此拚命,從事跨國境、跨商品的努力,對已退居亞洲第五的台灣證券交易所(TSEC)有無啟示?

 

從交易所二、三百年的發展歷史來看,不論場景是在1695年倫敦小巷的咖啡店,或是1792年美國紐約的梧桐樹下,人氣的聚集顯然是各地交易所成長的關鍵。20世紀初飲譽資本市場的法國數學家Louis Bachelier曾說:對股票未來價值看法不同,才能成交一筆股票買賣。換言之,看法相同則永遠無法成交;人愈多,看法愈分歧,交易才愈熱絡。這也為交易所整併提供一項重要的理論依據。

 

在2000年以前,各國交易所除國內水平的整併外,已開始以交易所為中心進行垂直的整合,包括股票與衍生性商品、交易與結算、保管、交割等流程上的一貫或歸屬同一控股公司,以強化效率與風險的管理。2000年由法國、荷蘭、比利時合組之Euronext(泛歐交易所,其後葡萄牙亦加入)誕生,次年又跨海合併LIFFE(倫敦衍生性商品交易所),使交易所開啟跨越國境、商品與流程的歷史新頁。近數年來,世界各地交易所併購傳聞目不暇接,其中最具震撼性的,應是2006年宣布而於今年完成的紐約證交所與泛歐交易所合併案,以及甫於上月公開的倫敦證交所併購義大利交易所案件。

 

此期間,插花的新聞亦不少,例如從事衍生性商品的洲際交易所(ICE)於拿下NYBOT後正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爭奪CBOT的主導權,為此同在「風城」(即芝加哥)的美國期交所(USFE)掌握商機推出binary contract,大賭何方可以勝出,本周傳出CBOT情歸CME,ICE與押錯寶的投機客應銳氣頓挫。至於在Euronext爭奪戰中出局的德國交易所(DB)也沒閒著,4月間出價買下美國選擇權交易所ISE,而正當報端的標題DB lands in the US via ISE墨瀋猶新時,美國Atti-cus集團及瑞士UBS已分別悄悄拿下DB5.53%及3.52%的股份,一時弄不清被登陸(land)的國家為何?至於前述倫敦證交所合併義大利交易所的事件,一般看法是LSE回敬去年Nasdaq出手買下LSE14.99%的動作,藉此稀釋Nasdaq在LSE的持股。

 

在舉世一片戰火硝煙中,亞洲各國(韓、泰、星、馬、香港等)交易也力圖思變,已陸續完成國內橫向、縱向的整合。新加坡交易所更跨海買下孟買交易所5%的股份,與前述東證所入股新加坡相輝映。不過在英國金融時報眼中,亞洲交易所的舉動仍屬小兒科,尚有long way to go;然而回首看看台灣,比起那些還有「長路要走」的鄰國,恐怕路更遙遠。

 

金管會由龔主委至現任胡主委,均有證券周邊單位四合一的構想,媒體報導及此,總不忘提起四合一最初係由筆者於2003年所提出,以當時歐洲已有跨國境、跨商品、跨流程整合的背景言,此一倡議並不能說是創見,然而當年反對者不少,於今主管機關雖已表示贊同,但如長期停留在draw-ing board上,其實與反對所差有限。

 

交易所設置的目的,原在藉集中市場的競價制度,產生一個fair price (公平價格),並免除交易對象搜尋的成本、減少資訊不對稱的機會、降低交易違約的風險;而交易系統乃至結算、交割、保管系統,大多為固定成本,量大則有規模經濟之優勢,如果平台設計得當,能容納多種商品,大量交易委託以及不同競價撮合方式,則在範疇經濟上亦有優勢,更能以發行面為基礎進行垂直的風險控管。因此對台灣而言,證券周邊單位的四合一,不應只是表象上機構的四合一,更應是功能平台的四合一,甚至功能四合一可能更為重要。

 

包括TSE在內的領先群,已充滿危機意識,TSEC,不妨參考一下「綠島小夜曲」的最後一句。

 

【本文刊載於 2007-07-17/經濟日報/A12版/觀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