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變胖了,這算是新聞嗎?
南部一位直轄市市長,最近上了新聞,不是因為政績,而是因為體重。媒體標題是「胖得連母親都不認識」,內容則報導因市長事忙無暇運動,體重由上任前的79公斤,直竄到90公斤,市長玩笑要倡議減肥運動,提醒民眾注意健康云云。媽媽不認識兒子?這明顯是誇張,不值一笑;但體重飆升危害健康,就值得大夥關心,這可是國家大事,不是玩笑話,而且還牽涉到Taxing Fat。
Taxing fat,不是向胖子課稅(這可就涉及歧視),而是對脂肪課稅。這也不是我的發明,而是美國經濟學家貝克教授(諾貝爾獎)及玻斯納法官,多年前在聯合執筆的專欄(Becker-Posner Blog)中所提。針對容易增胖的高脂肪食物課稅,乍看之下,邏輯上合理,也符合需求法則,可減少對飽和脂肪的攝取。但根據以往的經驗,群眾也馬上會有兩種反應,其一,如何界定高脂肪?其二,如何降低季芬財(Giffen Good)的效應?前者在議會政治下一定吵鬧不休,莫衷一是;後者則反而會增加各種垃圾食物的消費,甚至可能相對增加低所得者負擔,必然引發反彈。
透過名人的光環效應,民眾如大量攝取高脂肪,未來罹患重大疾病機會提高,是否會形成醫療體系負擔,以公共政策觀點,全民理應關心市長的體重與健康,再加上食用脂肪在健康照護方面衍生的外部成本,對我們已經日薄西山的健保財務,未來恐怕是不小的負擔。對曾負笈美國專攻公共衛生的市長,應該非常清楚,這不是個人胖瘦問題,而已升級到國安層次。
談到全民健保,最近在街頭看到總統參選人的海報,政見赫然是解決健保「破產」問題。很難理解特定人如何能有解決的妙方,但既然健保有破產之虞,開源節流又覓無良方,最低限度,地方首長就不宜再以體重勾勒加重負擔的遠景。前述對脂肪課稅,其實不是新聞,而是對產生「負外部性」的市場活動,收取未計算的社會成本,學說上稱為庇谷稅(Pigouvian Tax),此見諸1920年英國經濟學家Arthur Pigou福利經濟學一書中的incidental uncharged disservices(偶發未付費損害)。遠至1903年丹麥的汽水稅、2012年法國對飲料所課糖稅,近代2022年馬來西亞的糖飲料稅,加上美國若干城市散見的飲料稅等,都是庇谷稅的代表。
不過雖然有市長新聞的提醒與加持,但是在選舉季節,加上常有政府撒錢的傳聞,討論加稅,顯然是政治不正確,應該沒有人會在這時候建議課徵脂肪稅,當然如果正面思考,改從改善飲食、增加運動著手,應是長久之計,但無法律加持,良意總是不敵人性。其實在數位時代,政府可考慮提供穿戴裝置,仿外溢保單制度,對保持健康習慣人士,提供報稅寬減額;或是對認證健康食品,提供營業稅減免等,對長期國民健康,定能產生效果。中華民國有一立法計畫,歷經四十年還在草案階段,此即「國民營養法」,曾有學者倡議,也曾有立法委員提案,不知為何均功敗垂成,去年連後來居上的食農教育法,都以增進國民健康為由,三讀通過,難道農民重於國民?昨天行政院通過「營養及健康促進法」草案,可惜多是鼓勵訓示性規定,只是聊勝於無,不如庇谷稅或數位工具直接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