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金融基金會公布2021年第四屆「新世代金融傳播獎」得奬名單如下:(依報名收件順序排序)
編號 |
發表媒體 |
作品名稱 |
獲獎團隊 |
06 |
商業周刊 |
一件盜領案背後銀行貪婪真相 |
馬自明、韓化宇、陳慶徽 |
13 |
今周刊 |
台灣ESG風雲錄 |
黃煒軒、譚偉晟 |
16 |
非凡電視台 |
支付新世代-迎戰數位金融浪潮 |
賴家瑩、傅秀玉、王為璜、張皓普 |
17 |
台灣銀行家雜誌 |
「金融生活調查:金融共好,共同創造美好」系列報導 |
黃崇哲、傅清源、謝順峰、蔡佩蓉、黃庭瑄 |
23 |
經濟日報 |
迎向貨幣新紀元 |
李淑慧、鍾詠翔、林聰毅、洪啟原、廖玉玲、 林奕榮、戴瑞芬、林宸誼、蔡敏姿、林則宏、陳美君
|
金融業在國家經濟發展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近年新興金融科技之崛起,金融業面臨重大衝擊。媒體為社會公器之一,具有維護公共利益,長期關注公共議題等特質,為鼓勵新聞工作者發揮公共服務精神並深入重要金融財經科技議題做優質報導,本基金會賡續辦理「新世代金融傳播獎」,入選作品各頒發獎座及新台幣壹拾萬元整。
本屆金融傳播獎至截止日期之收件作品計有23件,由本基金會邀集專家賢達組成「評審委員會」,依影音及平面媒體兩大類,分別就1. 議題前瞻性 議題能否引起社會大眾關注或具有領先趨勢;2. 新聞深度 報導內容是否抓住問題重點並深入探討分析;3. 建言公共性 是否提出看法或建言,或蒐集分析之國內外資料可供反思;4. 報導影響性 報導後是否能引發迴響、對社會或產業具正面影響等四項標準評審遴選。
為鼓勵媒體對於本項活動的參與度,並彰顯本基金會對具有Inform、Innovate、Inspire特質媒體作品之肯定及奬勵,本年度經評審委員會討論後選出5件獲奬作品。
新世代金融傳播獎舉辦至今已第四屆,廣受各界重視。期望媒體朋友繼續關注及發掘金融財經科技議題,進行深度專題報導,不僅探討問題癥結,並試求解決問題方向及建議,提供思辯、引發社會迴響,深化新世代金融傳播獎永續扮演「貓頭鷹」的角色。
06 商業周刊 《一件盜領案背後銀行貪婪真相》
就本國銀行過去十年發生理專盜領案件,深入分析理專的薪資結構、銀行收入來源(手續收入)所占比重逐年的變化,直指台灣金融業系統性的問題,並嘗試提出值得參酌的建言如KYE(Know your employee)。整體敘事完整性十足、故事性高,深具高度公共價值。
13 今周刊 《台灣ESG風雲錄》
專業分析ESG議題重要內涵及其重要性思潮,長時間追踪個案,具體描述不重視ESG的企業最終轉型的過程,運用ISS指南列出台灣企業ESG前30強排行榜,以彰顯其所代表之示範意義,藉以引發政府、企業與投資者三方對ESG的重視與努力。
16 非凡電視台 《支付新世代-迎戰數位金融浪潮》
由報導台灣純網銀的數位金融及各種支付工具日常使用,切入數位金融的變革與發展,分析對民眾生活的影響,及傳統銀行的實體特色,如何因應的新趨勢,題材蒐集豐富完整,內容淺顯易懂,助益普惠金融知識的傳遞。
17 台灣銀行家雜誌 《「金融生活調查:金融共好,共同創造美好」系列報導》
運用實際訪查22,601人之數據基礎,詳盡分析台灣民眾金融生活現狀及風險抗力,清點問題並借鏡他國經驗,提出應重視數位方式提升年輕世代金融素質等建議,充分展現推動普惠金融之社會關懷。
23 經濟日報 《迎向貨幣新紀元》
分次系列報導各國央行數位主權貨幣之前瞻發展及全球動態,作品廣泛蒐集資訊,並採訪專家建言,深入淺出、層次明確,完整勾勒各國現狀及未來企圖心,充分彰顯主權貨幣之崛起,開展數位貨幣發展的新紀元。